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约翰福音精意(二)

汤普威廉

  二、重生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么?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约三3-7)

  施洗约翰的洗礼

  「我是用水施洗」。在这句话中「我」字最重要。约翰的贡献是因人的改过自新而施以水的洗礼。但是他所见证的那一位比他更大的人物,却已经到了人间。在这一段记录中,两人的「对照」还未充分的表显出来;这只是将见证人和真光之间无限的距离指明而已,作者知道他所记的已经够使人明了约翰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他和他所见证的真光,是有着天渊之别。「我是用水施洗,他要用圣灵和火施洗。」前者只能帮助人去旧更新改恶就善。后者却是一个积极的能力,能使人居仁而行义;是一个热烈的火焰,能使人除罪而祛恶。(符类福音的记录中,没有将三位一体的道理放在约翰口中。在那里「圣灵」二字以前没有「指定冠词」。在新约中凡不用指定冠词的地方,「灵」字就不是指着圣灵说的,乃是指着人的灵性经验说的。当然人类的灵性经验就是圣灵在人灵性中的作为。)

  尼哥底母问道

  他开始用恭维的口吻与主交谈。他心中未必有不诚实的作用;然而表面上总免不掉寒酸味道。「我们知道你是从上帝那里来教导人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上帝同在,就无人能行。」我们看出来尼哥底母承认耶稣为教师,而加以赞许的,倒不是主的教训,而是在他所行的神迹;这充其量是一种等而下之的认识。(约十四11)不过这终是一种认识。

  然而到主面前的人,恭维的话,必须撇开;外交的手腕必须放弃;而且除了同情的兴趣之外,必须具有重新作人的决心。主的教训重心,是在上帝国的降临;而尼哥底母是执弟子之礼,来拜见耶稣──他承认耶稣是上帝那里来作先生的。不过这位先生所讲的,乃是上帝国的大道;尼哥底母若不肯幡然悔悟,对于这样的道理,连看见的希望也没有。「人若不重生,就不能看见上帝的国」,「看见」二字,是瞻仰的意思;他根本就不懂得我们所讲的道理。

  「重生」或是「从上头生的」。希腊原文中这两个意思都有。「重」字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但是这个新的生命,却只有一个来源。人不能自己重生──正像尼哥底母立刻指明出来的:「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

  困难仅管困难,这总归是必要的条件。固然没有人能凭着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任务,然而却有一种外来的能力,帮助人达到这个目的。「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自然尼哥底母会明白「从水生的」是什么意思。因为约翰的洗礼,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制度。进天国的初步工作,是公开的参加施洗约翰的悔罪改过的奋兴运动;这其中有久已寂无所闻的先知的呼声。然而这依然只是一个开端;并非全部。虽然先知中没有比约翰大的,然而,天国中最小的比他还大。(路七28、太十一11)要进入天国,除了跟随约翰以外,还有条件。约翰自己曾说过,他用水施洗的成就比那在他以后要来用圣灵与火施洗的成就,如差天渊。受圣灵的洗礼也是必须的──受圣灵之洗的条件,就是作基督的门徒。换句话说,你必须作我这些门徒所作的事;就是先寻求约翰的洗礼,然后公开的加入我的团体,这里是重生和新生命的能力运行的范围。生命如同流水,不能高于它的水源。你生命的源头若是肉体,你的生活就要停在肉体的水准上。若是圣灵,那你的生命一定会表显出属灵的品性来。「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注】:初代信徒受洗后是加入使徒们的团体,效法使徒,进入新生命运行的范围。

  三、拯救与审判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上帝而行。」(约三18-21)

  这里说的「信心」不仅是一个「意见」或是「信念」,乃是一种委身相托的「信靠」。

  凡信靠他「名」──「上帝独生子」的显然性格──的人,就「不被定罪」。在保罗的话里说,那就是「在基督里面」的人。当然「那些在基督里面的人,就不被定罪。」(罗八1)这其中暗含着一种完全的信靠,是我们很少人所达到的造诣。大半的人既不是绝对的信靠,也不是完全不信。我们只是信仰,到使我们自己知道信心不足的程度:「我信,但我信的不足,求主帮助。」(可九24)就是这等不够充足的信心,也可以使我们换得所渴望的恩赐。

  只是我们不能常停在将信将疑的情形中。中国古语说:「学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西方哲人有言曰:「一边是上帝;一边是自己;你不能严守中立;不倾向上帝就倾向自己。」一个人若不信靠那明明显出来的上帝的儿子,就是已经「被定罪的」。自己的行动断定了自己的罪行;这不需要其他的评断。不肯接受那明显在自己眼前的启示,就是评断了自己所养成的习性。

  审判的主旨不在判决而在推断,就是将是非曲直分辨出来。施行救赎的凭藉──十字架,就是分别善恶的测验剂,也就是审判。「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是神的大能。」(林前一18)救恩的赏赐包含着审判,而且对于那拒绝救恩的人,就是定罪。「光来到世间,世人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我们立刻会想到第一章9节的话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对人类说:这真是无上的恩赐;然而却有许多人情愿拒绝它。他们「不爱光倒爱黑暗」。这是他们的抉择?他们抉择的后果,亦是最悲惨的。

  所以基督,身为世界之光的基督,到世上来,可以说自然就成了世界的审判。将这条道理显明出来,就是作世人的宗旨。从一方面说,第四福音实在是一本审判的福音。它是在显明主耶稣在人间的行动,如何将人类分别出来。主不是为审判而来的;(三17、八15、十二47、48)然而他的降临却不期然而然的,就等于审判。(五22「父不审判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五27「给他审判的权柄」九39「我为审判到世上来」)上帝的审判只是叫光到世间来,世人不接受──这就是上述矛盾的经文中所表现综合的意义。

  四、生命的粮

  「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约六52-58)

  于是主又将比喻的意义,加以申论而将它彻底的说明了一下。我们不但需要吃他的肉(就是接受他那最完善的人性),而且还需要「喝他的血」。这句话对犹太人和对我们一样的使人惊异,简直会使人恐惧。犹太人向来不食动物之血;「你们要心意坚定不可吃血;因为血是生命,不可将血与肉同吃。」(申十二23、利十七14-15)然而犹太人不肯吃祭物之血的理由,正是我们应该喝「人子」之血的理由。血就是生命,是为了奉献给神牺牲的生命。

  「肉」与「血」显然是两件事,而且必须分别领受。「肉」若失了「血」,便是死的。我们接受那为救人而破裂的圣体,使我们的身体成为「耶稣的死」。(林后四10)「血」是一在献祭的时候被浇奠出来献给神的生命。正像我们使自己的身体成为耶稣的死,照样我们使自己的生命成为耶稣的复活,以致在他里面,我们可以「向罪看自己是死的,向神看自己是活的。」(罗六11)

  「吃人子的肉」和「喝人子的血」不是一样的意思。前者是接受他那绝对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的能力。后者是藉着奉献自己,牺牲自己而接受他,那使我们胜过死亡而与神联合的生命。完备的神人交通必须二者具备。因此在圣餐礼中,人若单单接受一种礼物,便与圣礼的真意大不相合,那牺牲自己以至于死的生命,和那由死复活而与神合而为一的生命,都是神的恩赐,得不着的人「就没有生命在他里面」。然而那接受这恩赐,又将它变为自己的「就有永生」。因为这些恩赐是人生的真正饮食;凡接受而又消化的人「就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他里面。」

  真葡萄树的比喻

  这几句话将基督徒生活的本质和目的,完全的说明出来了。以后在「真葡萄树」的谈话,(约十五4)中这些话还要再提起来。那也是一篇关于圣餐的讲话,而且比这一篇说的更清楚些。最要紧的不是一时的「吃」「喝」,而是永久的住在其中;从人与神的交通说,圣餐本身是一个「目的」,然而从表徵方面说,它却只是一个「工具」。这仪式是一个正常的需要;但那真正重要之处,乃是与神交通。因此圣约翰故意的将一段显然与圣餐礼有密切关系的讲话与晚餐和圣礼分开记载。「拿起来吃」(圣餐)是虔诚信徒们所不能疏忽的事;然而更重要的事是常常「在心灵上以他为饮食」。

  我们依靠人子为生,是相当于人子依靠天父为生。他是一位十足的中保。(十五9、十七18、二十21)只有父是自己的生命源头;连「圣子」虽然自古与圣父同在,而且是以父为生;他当然是在万物之先即由父生成的。我们是造物者所造之物,所以没有本有的生命;若是我们将圣子之死和他的复活变为我们的生命,这就是以他为生。

  圣餐与生命的粮

  他将领受圣饼与接受基督联成一气;第六章所记的谈话是以这个意思开始,以这个意思结束,而且别无其他任何用意。至于圣酒──葡萄之汁(可十四25)──他却认为是基督的生命,运行在我脉络之中的象徵──而以彼此相爱为作主门徒的特别明证。(十三34、35、十五12)在伊革拉丢(Ignatius)的著作中,圣饼与接受基督,圣酒与彼此相爱,简直就被看成为一件事体;伊革拉丢是教父中典型的约翰派。他在特拉利安诺书信(Ad Trallianos)第八章中说:「你们要在信心,就是基督的肉上更新,也要在爱心,就是基督的血上更新。」亮付主教(Bishop Lightfoot)在他的注释中说:「信心是肉,是基督徒生命的本体,爱心是血,是基督徒生活的能力,运行在他整个脉络之间。」(见侯纳德注释引论175页)。

  【附】:信徒取用耶稣的宝血有两个方面的功效。一,是藉着他的宝血罪得赦免。(太二十六28、约壹一7-9)二,是藉着他的宝血得生命。(约六53)

摘自:约翰福音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