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爱的教育法(五)

鲍思高

  表示你们对他的爱

  有一天鲍思高在罗马的一条街上遇到一群小流氓拦住去路;他们有意要捉弄一位神父。但是他们并不知道那位就是鲍思高。他们故意形成一个关卡口,引他进入其中,这样就可以嘲弄他了。鲍思高若无其事地来到他们跟前,接着做了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举动;脱下帽子问说:“你们各位准许我经过吗?”他用大的礼貌说这话,并带着微笑。那些小流氓立刻哑然无声,他们因见鲍思高面容上露着慈祥的微笑,都惊讶得呆住了。

  “当然!可敬的神父,请经过吧!”他们明白鲍思高爱他们。巴斯加曾说:“爱的首先效果是启发一种极大的尊敬。”

  教育青年确实是一件最重的责任,也是一个不简单的本份。谁真愿成为优良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呢?最要紧而又最重要的条件即是爱。鲍思高在他所编的祈祷手册“青年袖珍”的序文里写道:“我可爱的青年,我全心爱你们;只要你们是青年,我就永远爱着你们。”

  青年人所需要的那种爱可以总括在下面这几句话里:“可爱的青年,我爱你,并非因为你做了某事,或你不曾犯某种过错,相反的,我爱你,就是因为你是你。”这就是所谓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使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任何事,而不怕遭遇任何挫折。

  一、当你对青年们所做的事不赞成时,就算他们确实做的不对,但也不能否定了他做这件事的本身价值。在父亲方面,如果他因为儿子确实做错了事而责备他,然后拥抱他说,非常喜欢他,这并没有什么矛盾:他责备儿子就因为他爱儿子的缘故。所以这种做法将立刻为青年所接受,而且他们也能迅速地明白。

  二、讚美青年本身的优点胜于讚美他们行为的成功。从事教育工作者常迟于讚美那做了一件有功劳行为的孩子,事实上当孩子尽了全力而没有成功时,他应该受到更多的讚美和更多的同情才是;或是孩子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做,而不幸无意中犯了错误时,同样也应该受到更多的讚美。

  三、表示你们对他的爱。单内心爱他们是不够的,你们应该把这内心的爱,表达出来,使孩子们知道你们对他的爱,而且要感觉到这爱的存在。这是鲍思高一再提及的观念。想表示你们对孩子的爱,大部份只要一个微笑就够了。为达成此目的,有时却必须用无数的行动来表示,不过多半只是一些微小的行动而已。

  帮助青年渡过危险时期

  鲍思高刚开始照顾青年时,没有可以供青年游玩的地方,所以每个主日,他总是带着青年们到杜林城外的草地上玩。有一个主日的傍晚,鲍思高正带着青年们游玩时,发现一个十五岁大的孩子,站在篱笆外面。从孩子脸上的表情,看得出他很想跳过那低矮的篱笆,来和这边的孩子一起游戏,但是他不敢那么做。他的脸显得忧愁阴沉,站在篱笆外注视着其他孩子们游戏。鲍思高看见了,就走近他,并向他询问了几个问题,然而孩子却一句也不回答。鲍思高真有点怀疑他是个聋子,而想用手指比划来向他通话。他最后又做了一次尝试,他一面抚摸孩子头,一面问道:“可爱的孩子,你到底怎么啦?可以告诉我那里不舒服吗?”孩子用一丝轻微的声音开口说:“我饿死了。” 鲍思高立刻派人去取面包和一些其他的东西来。当这孩子吃饱后,鲍思高又来慰问他。原来他是个移民的孩子,本在一家鞍匠店里当学徒,因为和老板闹的不愉快而被开除了。昨夜就睡在主教大堂门前的石阶上。醒后,一直被饥饿所迫,想去偷东西来充饥。他本来想干一件犯法的事;这样,他可能要被关进监狱里。就在此时,恰巧他遇见了鲍思高。这孩子不仅需要物质的面包,更需要人家的了解。鲍思高了解他,因此救了他。

  十五岁,是一个危险的年龄。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孩子经过一个波动不定的时期。他的面貌直到十二岁还是俊美的,而今将显得粗糙,黯淡和走形了。

  一、跟着和谐的童年期而来的,是笨拙的青年期,大人容易原谅一个孩童的无礼,却不易原谅一个滑头滑脑的青年。因为孩童无知而可爱,青年则自负而粗鲁。

  “我不容许你用这样的态度来命令我。”受到责备的青年竟敢向自己的妈妈这样大吼。他屡次辱骂母亲,然后重重地关门而去。妈妈难过,心里烦乱地想着:“他就这样以怨报德!”不到一个小时,妈妈专心料理家务,忽然有两只充满亲情的手蒙她的眼睛,接着听到孩子喊道:“妈!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吗?我好饿,快饿死了。”妈用一种无情的态度回答他。孩子哭了起来,同时自己认错道:“我知道错了。妈妈,都怪我的脾气太坏。”一切的不愉快都因孩子的认错而消失。

  再过半个小时,妈妈若又拒绝了他什么要求时,孩子就又大叫起来:“我要离开这个讨厌的家。”他再次重重的关门而去。他好像想打破一切传统的规矩,反抗一切的人。为父母者及从事教育工作者当知道,他在这段期间固执得像一个三岁的婴儿,甚或像一只驴子,更应该知道,最危险的是,他虽已声明离别童年的天堂,可是却没有准备好去踏入大人的世界。这时他内心感到万分的矛盾。“任何人都有一些作为,只有我一无所成。”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受到了重大的打击时也会这样说。

  二、青年时期是孩子攻击一切以前所崇拜过的偶像的时期,他喜欢破坏社会秩序。有些父母,在这个危险时期不再理会自己的子女,而听让他们去自投罗网。这样的做法使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遗弃了。但是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故,双方都将同时受到严重的伤害及痛苦。大部分母亲不了解孩子离开她一段时期,是为了以后能重新获得她的爱,不过是所用的方式不同罢了。一般的母亲都会失望地叹道:“我的儿子侮辱了我!”

  三、这是三个难以渡过的年头。孩子在学业方面日见退步,他在家庭里变成一个陌生人。

  孩子显得自大和野蛮。但是当黑夜来临时,这个傲慢自恃的少爷开始为自己的懦弱无能而感到害怕,因为他无法管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如果这时母亲像往日一般地抚摸他的头,他就会喊道:“放下你的手,我不能再忍受这样的事。”他宁愿因自己过份无礼而受罚。这时候,他确实需要一位父亲或一位从事教育工作者来同他谈谈,就像鲍思高一般,用了解他和最尊重他的态度去开导他。他需要父亲坐在他的身边对他说:“我的孩子,我了解你,我知道你内心所发生的冲突,就好像我在你这年龄时,曾经发生过的一样。”他需要父亲信任他,他需要父亲在被他无意中得罪时,能保持缄默,因为孩子处于这种情况中时,希望父亲能以沉默来回答他。

  四、对女孩子而言,同样也有她们危险可怕的时期。为父母者对青年心绪不定的时期,对她们愚蠢的玩笑,以及她们因伤心而流泪的举动,应该泰然处之,并加以容忍。青年期的女孩常显示一种反常的固执:她们喜欢有秘密的或不正常的友谊关系,她们变得懒惰,喜欢幻想,乐于闲谈,或情绪低落。但是,她们的内心实在是痛苦和惧怕的,她们装出煳涂的样子来隐瞒自己的惧怕,事实上,她们也极希望人家的了解。

  五、那一晚,鲍思高慈祥地把手放在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头上说道:“可爱的孩子,你有什么不对吗?告诉我,你觉得不舒服吗?”那孩子打破沉默回答说:“我饿了!”

  十五岁是危险的年龄。孩子盼望别人了解他的饥饿。那些看来似乎不需要爱,实际上是最需要爱的。

摘自:爱的教育法-【卷一 教育是一种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