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海伦凯勒的心声
(属天的经历)

诺曼.利维古

  海伦发展成为一名神秘主义者(MYSTIC),其中最主要的一环,是由于在她的新生命中,较为深奥的灵意里,学习了默想。

  海伦写道:“有天,当我用我的心灵,‘注视’到一隻蝴蝶,刚由茧中脱出,在阳光下将翅膀晒干,然后我感觉到牠翩翩飞过一丛丛的杨梅树。我这时,内心洋溢着极度的喜乐;牠带我更接近对神的认知。有人告诉我,古埃及人将蝴蝶视为生命不朽的象徵。看起来对我,其实就应该是这样,生命具有诸多美丽的形状,其本身就应是一种教导,万物仍然都是更为美好的。”

  在海伦所着的《在我黑暗中的光明》一书中,她曾对她所称之为“灵魂的甦醒”有所描述:

  “我安静的坐在书房里,有半小之久。我转向我的老师说:‘这种奇妙的事情居然发生了!我刚才已走得很远,其实我未曾离开这间房子。’‘海伦,你在说什么?’老师问道,有些惊奇。‘嗨!’海伦高声回答说:‘我曾到了雅典!’

  “当一个明亮而奇妙的察觉,似乎捉住了我的心思,而且闪闪发光,我几乎无法用话语说出。我理解我灵魂的真实,并不要全靠地点与身体的所有条件。这种情况我最清楚,因为我是一个灵,从而我能如此清晰的‘看见’以及感觉在数千英哩之外的一个地方。距离对灵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在那崭新的意识里,显明了神的同在。神乃是无所不在的灵。这位创造者同时居住在全宇宙的各处。【注一】

  “尽管我眼瞎耳聋,身体又有碍,但我这幼小的灵魂可以飘洋过海到希腊的事实,带给我另一种狂喜。我已经冲破了我一切的限制,并发现了以触摸的感官可以代替视觉。我可以阅读那些睿智男女先贤的思想。虽然他们早已作古,但他们的思想却流传久远;而我可以拥有这些思想,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

  “假如果真如此,那么神,毫无界限的灵,便可能做得更多,将自然的灾害免除,诸如意外、苦痛以及毁坏等等,并向祂的儿女伸出援手!因此耳聋眼瞎都算不得什么,它们成为我生命中最次要的外环。当然,以我这幼小的心灵,并没有察觉任何这样的过程。不过我的确知道,我,真正的我,在精神上,可以离开书房,到任何我要去的地方,并且非常快活。那就是一颗小小的种籽,从那里发出我对灵魂事物的兴趣。”

  海伦的一位知友约翰.希兹,送给她一部伊曼纽.史维登柏格所着的《天堂与地狱》点字本。海伦即刻就被这部书的思想所吸引;并发现“这部书里有一位神,与我心中的那位神同样可爱。”

  于是,海伦开始谈论这部书。

  “我内心给了我一个欢悦的境界。我有一种信心,它强调了我这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灵魂跟肉体可以分开;我所能描绘的整体领域跟残缺不全的肉体感官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分开。我让我自己随心所欲,就像健康而快乐的年轻人那样。我尝试解开这位瑞典先贤那冗长句子与重要的思想。当我阅读《天堂与地狱》,我感觉神离我更近,就像布鲁克斯主教与我谈论基督时,我跟他那样的接近。【注二】

  ‘爱’与‘智慧’这两个字眼似乎在一段段文章中抚慰着我读点字本的手指。这两个字在我心中释出新的力量,从而激励了我那怠惰的天性,鼓励我更向前迈进。我时常重读此书,寻章摘句,‘领悟再领悟’;有时,只要一瞥,从那深藏于字面意义的云雾中,又出现了属神的话语。当我真正了解我所读的,我的灵魂似乎又扩张了,而在纠缠着我那诸多困难之中,又重获了信心。作者对另一世界的描述,带着我到了那遥远而无法测量的地域。在那里,被超人的美与奇妙的笼罩,在那个灵界里,伟大的生命与富有创造性的头脑,对那最黑暗的环境里射出了灿烂的光辉;事故与大争战永不止境的被清除;而神的微笑使得黑夜如永恒白昼那样的光亮。

  “当我坐在灵魂的氛围里,望着尊贵的男女,成型的经过那庄严的行列时,我真是容光焕发。这是第一次,那永远的生命,使我更为了解。而在这地上,也有了新的关爱与意义。

  “我很高兴发现神的圣城并非人们所关心的那种愚蠢的问题,诸如玻璃街道与蓝宝石的城牆,而是有系统的智慧的宝藏,能帮助人的思想,以及尊贵的影响。渐渐的,我明白使我困惑的圣经可用来作为发掘宝贵真理的工具,正如我这残缺而有瑕疵的身体可以应付我灵魂那最高的要求。”

  海伦.凯勒,生于1880年,卒于1968年。她看、听、说的感官都缺少,但却是人类的先进者,她发明了盲人点字版。她比许多拥有五项感官的人,能认知更多的东西。从她个人的经历当中,她成为属于奥秘,柏拉图的传统中一位真正的神秘主义者。她对全人类是一种巨大的激励;而在灵魂的领域里,她又是一位不凡的先驱者。

  “根据所有的艺术,所有的自然以及所有的有条理的人类思想,我所得知秩序、比例以及形状,均有美的主要因素。那么秩序、比例以及形状,都可以用手摸得出的;可是美与韵律却非用浮面的感官所能认知的。它们好像爱与信,乃是出于灵的一种过程,很少依赖感官。秩序、比例以及形状不能在心里产生美的那种抽象概念,除非早已拥有灵的智能,将其生命吸入这些因素里。

  “许多人拥有极强的视力,可是在认知上却是目盲的;许多人拥有极敏锐的听力,然而在感性方面,却是聋子;还有些人,他们轻看那些缺少一两项感官的人,而后者才真正是有意志,有灵魂,有热情,有想像的人。信心如果不教导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比物质世界更为完美的精神世界,那就是一个笑柄。而我,可以建立我的美好世界,因为我是神的孩子,也是那创造万物而伟大的‘心’的一个小小继承者。”【注三】

  【注一】:每位信徒重生时已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神所在、属灵界,超时空的境界中。

  【注二】:《天堂与地狱》一书,有一些记载与圣经不符,其中描述仅能作我们参考。

  【注三】:神在基督里,赐给信徒属天境界的指示,是预定我们藉耶稣基督牧养我们成众子。(弗一3-5原文另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