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凯瑞韦廉略传

  “神从平民群中选拔一人,将自己启示给他。因着他肯顺服,神就配备他,使他能肩负蒙召的工作。神赐给他清楚的眼光,坚忍的勤勉,无敌的口才,活泼的信心,透亮的见识,和方言的恩赐。同时又配上奇特、意外,和适当的机遇。凯瑞确信配备和机遇同样是上面赐下来的。他知道自己一无所有,惟有神才是万有。他相信神为着自己的荣耀,必定充足供应工作的需要,并且保证职事的告成。”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凯瑞韦廉(William Carey)于主后一七六一年八月十七日,生于英国诺汉波顿州的保勒庇力镇。祖父凯瑞彼得是一学校教师,中年逝世。祖母爱恩孀居敬虔。父亲爱德门幼年孝顺非凡,学会毛织手艺,廿四岁娶亲,不久生了韦廉。韦廉少时从伯父听到航海的经历,和新世界的景色。他自幼喜爱科学和游记,时常提起哥伦布,以致同学都以这名称呼他。对于人文地理尤有兴趣,很早就显出语言天才。他不爱看所谓宗教书籍,可是爱读《天路历程》,虽然那书并未在他身上发生属灵果效。圣经中最合他心意的,乃是历史部分,因为那些类似游记。父母每天要他背圣经,他为这事感谢神,觉得非常有益。

  十二岁他就离开学校,愿作一园丁。经过两年奋斗,终因皮肤受不了日晒,不得不放弃夙愿。这经不起英国阳光的人,后来竟能忍受四十年印度的酷热,可见“神的踪迹何其难寻”,神的恩典何等够用。

  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既然不能继续园艺工作,他就转学作鞋,在一位名叫尼哥尔的店里作学徒。尼哥尔是一位性情暴躁,行为不端,有名无实的基督徒。因此使韦廉厌烦所谓的宗教,开始与一些无赖的少年为友。设非神怜悯,他很可能就此堕落。

  店里另有一个学徒,名叫华尔约翰,出身英国独立教派,当时虽然街未清楚得救,却喜欢与同事谈论属神的事。韦廉起初很鄙视他,因为韦廉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英国国教的执事。华尔迫切寻求神,直到清楚了救恩。他向韦廉和他的主人热切的传讲基督,要引领他们归向主。他的生活与他的言语同样有力,终于得到韦廉的同意,共赴海克顿(Hackleton)祷告聚会。那里有一种热诚,是英国国教所没有的。韦廉受到属灵世界的影响,渴望探得其中真谛,想借宗教活动,消除内心重担。他说:“我也立志离弃我所喜好的撒谎、起誓,和其他罪恶;时旁无别人,我也试着祷告。”

  但是他先得降卑,然后才能得救。某次他去采购东西,超出他所有的一先令。那时他手中有人送他的一个假造先令,于是他就起意去骗主人,说那是主人交给他去买东西的,这样他的私账就可以结清。他写着说:“我在回家的路上挣扎。我祷告神,赦免我这次的撒谎,以后绝不再犯。我的邪恶终久战胜,我说了谎,可是被主人发觉了。一位满有恩典的神,决不会轻易放过我。我以为全镇都晓得我的偷窃行为,因此尽量躲起来,因为实在感觉羞耻。”他以为立刻要被主人解雇,保证金没收,且要受到父亲的训斥。可是主人竟怜悯他,宽恕了他的罪过。他一生不能忘记那年的圣诞日,一面因着自己的欺诈而战栗,一面为着这事使他知道如何需要一位救主而感激。那时他方十七岁半,就自卑痛悔,接受主的救恩,而将自己奉献给主了。

  一七七九年尼哥尔逝世,韦廉就业于海克顿镇的欧特多马。因着具有一副科学的头脑,他试着将他的经历编成系统,以便作他新的属灵指引。他参考了几本书,编排了自认为周到满意的信条,要一生奉行。可是这些信条不久就遇到考验,在附近有一些英国奥秘大家劳威廉(William Law)的门徒,他们的领袖邀请韦廉谈话。结果,韦廉承认说:“我既不相信他的制度,又不能防守我的信条。那次谈话使我充满忧虑。”那位领袖流泪劝他省察自己,且责备他的生活状况,叫他感觉“他的行为与福音并不相称,甚至觉得自己颓废无望。”三年之久,他在旷野中挣扎,不能重获他从前所有的把握。在海克顿的圣徒,虽然常把属灵的经历交通给他,叫他得到极大的鼓励,但是当他们知道他与那些奥秘派的人有来往,而且阅读奥秘派的书籍之时,就远远的离开他。每逢主日,他踏遍各镇各乡,希望能听到真理,来解除他内心的饥渴。最后他得到一个结论,人的理论全不可顾。他与奥秘派的争执也就在此。他要脚踏磐石。于是他立志查考圣经,要确实知道其中所说的。他用神的灯光来照明他脚前的路。这时他也得到司高特多马的帮助,甚至他说:”当我初走主路的时候,神在我里面所作的,大部分是藉着司高特的讲道。”到了一七八三年,他战胜了他的疑惑,圣经里面的中心信息完全满足了他的追求。神圣赎罪的福音,燃点了他整个人,成为他一生的动力。他放弃了当时盛行的极端喀尔文学说,即得救完全是命定的说法,而相信每个人有责任,且有能力接受基督的福音。

  我因你的感动,独自静坐

  他的心开始感觉异教人的可怜。在一七八三年秋季他借到一本柯克船长的航海记录。他渴慕这书已经很久,里面记载各处游历的经过,正合他的兴趣。这本航海日志使他里面逐渐变化,开始看见在福音未传到之地,人怎样死在罪恶忧虑之中,何等悲惨,何等可怜。他们完全不认识基督,从未听到祂的名字,然而阴间的门却向他们大大张开。这些情形都烧入他的心灵,他听见了神的叹息。南太平洋群岛吸引了他,他梦见另有一批船只带着比科学更高的使命出去,专为传扬恩典的福音。从此以后,他每次祷告都提到这些岛屿。

  一七八五年凯瑞携眷赴摩尔顿,先在那里办一学校,后又接受当地教会邀请,负工作责任。弟兄们十分贫穷,供给有限,他不耻继续作皮匠工作,来贴补家费。神祝福他的劳苦,特别使一班青年人悔改得救。聚会所不敷应用,重新添建扩大。他觉得所受的教育有限,因此努力研究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又添上希伯来文。从拉丁文转到意大利文。同时又加上法文和荷兰文。后来雇他制鞋的一位教会执事,愿照他每周制鞋所赚贴补他,使他可以不再作鞋。于是他得到机会专心研究各种语言。

  他一直想到远方布道的事。四年之久,这种负担在他的骨中如火焚烧着。他感觉世界的黑暗。在他的工房墙上挂着一幅自制的世界地图,晚上常常加上一些新得的材料。关于各地的位置、面积、风土人情,以及宗教情形,他都有详细的收集。他用皮子做了一个地球仪,成了他的第二本圣经,神常藉此呼召他。有时他在教授地理时,指着各洲各岛,流泪喊说:“这些都是异教徒,是异教徒阿!”摩尔顿成了他的“特罗亚”,他不断听到马其顿的呼声。从茅屋的窗口,他远眺地的四极。据他弟妇说:“不只一次她看见他呆立在小花园中一点多钟,沉醉在他的默想和祷告中,甚至邻居以为他神经不正常。”

  他又读到伊利奥特和布莱纳的传记。前者带着学者的耐心和使徒的恩惠,住在美洲印第安人中间,约六十年之久,首先将全部圣经译成土话。后者在土人中间过了三年的纯净生活,为神和印第安人牺牲性命。他们和使徒保罗,成了凯瑞的模范。圣经有了新的意义,他看见了神的世界布道计划。旧约,尤其以赛亚书后半部,满了布道的预言:新约记录着布道事业的成就。
一七八八年他遇见一个少年商人,名叫博滋多马,彼此谈论世界布道的事,非常投机。博滋劝他写书提醒教会,印刷费由博滋担负。于是他就请求同工起稿,然而他们坚持要他负责。

  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一七九五年五月,凯瑞在同工面前读他的《咨询》(The Enquiry)。他满腹热诚,向他们倒出八年熟思的精华。他的环境和机会都不如他们,但他却领导他们爬上高峰,把世上万国指示他们,只要他们敢去引领世人归顺受苦得荣的主,必要得着永不衰残的荣耀。他根据圣经和历史划出一条布道路线,要他们侧耳听时代的哀号,和救主的呼召。

  他的《谘询》长达八十七页。首先是引言,重申神目前对付人类,并非用洪水淹灭,或其他方式的审判,乃用基督的十字架来劝引人。这恩典的消息,应当向万民传扬。使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往远近各处,叫凡接受福音的人,无论文明,或化外,都同样蒙恩。后世的人也热心宣传福音。可是现在,甚少人关心福音,顺从主的命令。所以应当从贪钱财爱舒服中醒悟。信徒背诵主祷文,然而忽略其中的意义。

  第二段是论证,答覆那些主要的反对。有人说:“基督吩咐人往普天下传福音,这命令是给使徒,不是给我们的。”他答说:“这样,我们为何受浸?如果受浸与我们有关,传福音就同样有关系。这两件事是一口气说出,彼此关联的。我们喜欢抓住‘我就常与你们同在’这应许。假若我们不遵守这里的命令,就没有资格享受这里的应许。遵守命令,乃是得着应许的条件。忽略使命,无异放弃权利。”

  第三段是检讨,温习过去布道的历史,详细述说使徒们的工作。然后回顾福音如何藉着富曼谢士、尼西别的雅各,隐士摩西等的传道,征服了英国和四境;又如何因着奥古斯丁、保烈纳士、腓力靳等的劳苦,感化了野蛮的欧洲:此后有腐败罗马教的逼迫信徒,跟着有改正教的恩典福音,最后布道事业在伊利奥特、裴那达,摩尔维亚教会,和卫斯理会的手中复苏起来。

  第四段是调查,把他历年所收集的材料,作一个精密的统计。在广大的区域上,他九十九次写上“异教徒”,五十三次写上“回教徒”。这些叫他心里十分忧伤。他关心全世界的情形,对于岛屿特别注意。他的结论非常悲痛,世上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回教徒,半数以上是异教徒,半个亚洲,大部非洲,大部美洲,整个南美洲,除沿海一带,文化落后,缺乏福音。有些还是食人生番,使儿女经火献给偶像。亚拉伯的回教人贩卖黑奴,榨取非洲民脂民膏,甚至所谓基督教的国家也有分于这个罪恶。阴谋的耶稣会(乃天主教——即罗马教——之一系)已经毒化远东,使人对于基督教怀有偏见。欧洲的商人已经腐化印度群岛。希腊正教的教友无知无识,迷信极重。罗马教徒对于属灵的事朦胧不明。即便在英国,教会多有错误,人民放荡不羁,甚至有多人攻击福音。他说出最黑暗的情形,然而他满了希望。

  第五段是挑战。他仔细考虑距离,野蛮、死亡、饥饿,和言语的各种难题。海员的罗盘缄已使太平洋可通航,如同地中海一样。贸易不知距离,福音焉能落后?基督徒若爱灵魂,像商人爱钱财,就无处不可前往。没有一个真基督徒会吝惜性命,不肯为服事野蛮民族而牺牲自己。我们要摹仿谁呢?是天天冒险的保罗,或小心翼翼的马可?野蛮人纵然残酷,却知道接受和蔼与慈仁。基督的仆人既然存心吃苦,当地食物虽不可口,已足维持生命。学习语言,无甚困难,无语言天才的人,只须一、二年,就能用乡语谈话。

  末了是计划。我们必须祷告,设无圣灵作工,一切徒劳无益。君王的权力,辩士的口舌,和人类的天才,都不能建立天国。“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但是我们也该有计划。光明之子在这件事上实在无智。一个商行获得许可,即竭力推进业务,尽最大的努力,冒各种的危险,收集许多的情报,注意船只的行动,直到财富源源滚入。我们基督徒应当同样的关心主的事,各尽所能,奉献财物,来为主用。每人每周至少奉献一辨士。只要我们肯节省浪费,神的宝藏就要满溢。大胆投资在神国的事业上,必能得到丰富的利润。

  呼吁耶和华的,你们不要歇息

  五月卅日,同工们又在诺丁汉开会,凯瑞讲以赛亚书第五十四章,特别注意二、三两节。他的信息归纳起来。,共有二点:“向神期待大事。为神企图大事。”次晨大家聚集,仍旧疑惑踌躇,没有做什么具体的定规,就预备散会。那时凯瑞焦急万分,不能相信他的同工们,因为他们明知布道的重要,竟然没信心来有所举动。他重新提出这个悬案,最终大家通过:“议决在下次开特林开会时,讨论国外布道组织事宜。”

  十一月二日在开特林开会,到会者半数以上未参加上次的会议,即使参加的,也不免有人感觉胆怯。他们不过是一小群,会众都是贫穷无学问的人,如何能支持这样巨大的计划。他们既无经验,又无先例可作指导,且住在内地,怎能指挥海外布道。这种责任应由大城市里的大教会来肩负。然而凯瑞起来朗读摩尔维亚教会的定期报告,且对弟兄们说:“请看摩尔维亚教会所做的。他们中间有些还是英国人呢!许多不过是穷苦的手艺人!我们为何不能向同一的主,表示我们的忠诚,做出一些事呢?”在他的鼓励和挑战之下,大家决定情愿照他的《谘询》所建议的,成立一个布道团,定名为“向异教徒播道会”。当场认捐十三镑二先令六辨士,外加凯瑞的《谘询》售出所得。这个数目虽然微小,却值得重视,因为就此奠定了世界布道的基础。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时隔未久,凯瑞接到一位多马约翰的信,表示愿意参加开特林的聚会。他是印度本格尔的宣教师,此次返英盼望能筹得布道基金,并寻到一位同工。凯瑞纵然不认识他,仍旧介绍给弟兄们,且建议与他合作,把福音送到远方。这种建议对于凯瑞,是相当出代价的,因为他九年来的盼望,是柯克船长所描写的大溪地岛,并非印度的本格尔。然而他觉得有神的引导,因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夙愿。当开会的时候,多马脚肿未能赴会,仅由傅勒弟兄报告接触经过,并代读几封多马的信。结果大家同意本格尔是神所开的门,与多马同作是贤明之举,假使他赞成,春季设法差遗一位同工与他返印度。迨下午聚会结束之时,多马忽然从外面闯入,跛着足,如同雅各一样。于是重新聚集,听取他的报告。他述说他在本格尔的经历,和印度的可怜情形。未了又读他的印度导师和婆罗门慕道者所写的联合公函:“可怜我们罢!差遣传道人和能翻译圣经的人来罢!”这些话如同马其顿的呼声,使凯瑞不能自约。他立刻自动请求前往印度。多马忘记了他的脚肿,跳起来拥抱凯瑞,快乐的眼泪如泉水涌流。

  当晚在回家途中,那冷静可怖的理智,开始在凯瑞心里提出抗议,使他所站的坚强地场发生动摇。他当如何对他的妻子说,四月初就要陪伴多马前往本格尔?她决不能随行,因那时离她产后未足一月。他何忍独自远走高飞,撇下娇妻孤单奋斗。况且她自幼未离家园,从未见过海,将来怎能一人携儿带女来印团圆。果然不出所料,她反抗,她不愿,她不肯同意凯瑞赴印。然而凯瑞也不能投降。他觉得虽然他深爱妻子和儿女,但是他已经听见了清楚的呼召,而且也已经应许顺服。“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26)他写信告诉他的父亲说:“福音的要旨乃是单单为神而活,基督徒的职业乃是专心奉献,合乎主用。我希望你能把我奉献给主,来作人间最辛苦、最高贵并最重要的工作。我当然要牺牲许多东西。我必须离开可爱的家庭,和很多知己的朋友。可是我的手已经扶在犁头上。”他的父亲回信说,这完全是疯人的愚痴,他不相信他的儿子会坚持到底,他历陈各种的危险,盼望能打消其去意。但是韦廉的手扶着犁,决不回头。他在主日向会众宣布要出国布道,顿时会场充满悲哀。他们爱他如命,怎能容他出走?最后有一位弟兄站起来,提醒弟兄们说,凯瑞多年来教导他们注意神国的事,使他们为布道事业祷告,特别恳切有负担。“现在神吩咐我们有所牺牲,来证明我们祷告的实在。让我们起来应召,显明自己是配得过神的。不要拦阻神的仆人,也不要单单由他出去,让我们起来遣他去。”于是会众含泪接受这个建议。

  迨下周,他就把家人送到毕丁顿,使他的妻子可以住在本族人中间。最后数日他的妻子实在不忍容他独自赴印,乃叫八岁的男孩腓力斯随行,以慰父心。同工们也聚集给他送行,相约“他们至死必定作他的后盾”。

  可是凯瑞在伦教得不到政府的许可。没有许可,就算私渡,要受严重的处分。虽经多方奔走,仍属无效。最后亦得冒险走,可是寻找船只颇费周折。某次已经上船,经人告发,又得重新登陆。在等候期内,凯瑞的妻子分娩,喜得一子。至六月十三日获得船只可以启程赴印。那时凯瑞的妻子经过多马的劝导,已经同意随行。这事使凯瑞的心有无限的喜乐。在日记上他写着:“六月十三日,周四,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上次未起成行,使我这次能携眷同行,满享我已经献上给神的一切祝福。我要高举这位以便以谢。盼望祂的回忆,每次会坚强我的信心。”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航行五个月之久,终于一七九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安抵加尔各答,当他见到本格尔人口稠密,乡村连接之时,他写着说:“就是来一万个传道人也不嫌多。”他的心景犹如保罗在雅典的情形一般。印度人十分敬畏鬼神,每晨赴圣河朝拜,逐街都有鲜花灌木神龠献给偶像。为要亡者得到祝福,他们更是不惜出重大代价,和受极深痛苦。这些都使凯瑞惋惜非凡,切望福音能早日传给他们。

  但是他的心虽然火热,他的环境却非常残酷。钱已用罄。多马虽在城内设所行医,他却无事可做。一家七口,妻子患病,儿子初愈。借居之凉亭,荒废破损,印度导师又需月薪。种种难处使他精神十分沮丧。妻子在病中更受不了,以致神经逐渐失常,十三年之久,使他一家忍受不可言状的痛苦。现在递给他的杯诚然是苦。但他的日记上记着:“一月十七日,日暮时感觉神的全有全丰。祂的应许何等稳固。因这些松弛了我的心思。傍晚徒步回家,能将我的一切罢虑都卸给祂。”“一月廿三日,我只有一个朋友,但是有祂已足。我的魂哪,为何在我里面烦躁?神岂不知道一切?祂岂不关心祂的工作?我也欢喜,因我负起这个工作,就是丧失性命,我也欢然前进。”

  此后凯瑞得数亩薮林之地,首先三年可以完全免租。因此他就迁到谭培塌预备盖一竹席房子居住,伐木谋生,就此安顿下来。可是神却另有安排,不久有一位英人聘他经理谋拿培底的一所蓝锭工厂。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前往。以后也修书告诉在英国的弟兄们,他已能自立,无须他们经济上的接济。然而他们来信,隐约表示不赞成,劝他不要太被事业缠身,免得影响他福音的热诚。这使凯瑞非常难过,因为早在草拟《谘询》的日子,他就觉得开荒的传道人应当设法快快自立自养。根据这个原则,他才自身奋勇。他就回信说:“究竟傅道人的灵能否被商业的逐鹿所消蚀,这不是我所该回答的。我的工作将替我们作见证。我愿意奉告的,乃是除了留下仅够维持家庭开支以外,我的全部收入都移作福音之用,用来供给导师,学校的教员等等。我接受这个蓝锭工业,并非为爱钱。我现在实在很穷,而且永远是穷的,直到有本格里和印度斯坦尼的圣经出版,并且百姓无须有人教导为止。”

  主日工厂停工,他就能作福音的工。平常每周总有二、三晚,他到附近二百个乡村去。有时步行,有时骑马,他利用冬季黄金的机会跑遍一半附近区域。他说:“传福音是我心中第一喜爱。我在二十方里之内传扬了基督的名。”主日常有五百人,从各乡村来听他讲道。

  迨一七九七年春季,他已将全部新约译成本格里文,(其中马太、马可、路加一至十章,和雅各书是多马所译,经他修改的,其他全是他独力所成。)可是怎能印出来呢?数月以后,一部新从英国运来的印刷机在加尔各答出售。蓝锭工厂的主人乌奈先生十分热心于圣经的广传,因此独资购买这部印刷机,转给凯瑞。于是印刷工作就此开始。

  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一七九九年十一月间,有四家同工从英国抵印,在丹属赛伦波登岸。他们推举一位去见凯瑞。虽然凯瑞已经准备接待他们,但经过考虑,他决定迁往赛伦波。这个决定实在是出于神的。来见他的一位是个印刷专家,他急切要知道圣经已经印刷到何种程度。这时,除了几章旧约以外,全部圣经已经译成本格里文。

  在一八??年元月一日清早,凯瑞迁往赛伦波。他主张仿效摩尔维亚信徒的做法,大家合并一家,和睦同住,这样既经济又亲热。他并非不知道人天然性格的难合,但是他仍旧相信这是最好的办法。其中一位记着说:“我们尚未开始同住,我就不寒而栗。这件事的成功,须视大家是否绝对无私,彼此能否忍耐宽容,各人肯否温柔舍己。要有一个人存心不正,全家顿成地狱,这里需要何等的智慧。很少人能这样同住,在此自私的动机必先破碎,而让基督的爱来吞灭一切。”这种同住终于实行,然而办法与摩尔维亚的信徒稍有出入。他们没有“家长”,乃是共同负责,轮流值月。“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我们每逢周六晚上召开会议,调整家中杂务,解决周内发上的难处。任何人应当坦白发言,事后决不重新考虑,否则被认作犯规。”他们不准为自己谋利经营,所有的收入都归给大家庭,然后按各家的需要俭约地分配,全部余剩都归给工作。至于工作的分配,也十分合理。印刷圣经当然是主要的工作。另为增加收入,开设男女寄宿学校各一所。凯瑞见到弟兄们的同心,非常快乐。

  迨五月问,首页本格里文新约印出。到了十二月问,就有第一个本地人受了浸。他的名字叫作利希纳配尔,本是一个木匠,和他的一位朋友都已经绝对相信了,决定要受浸。多马快乐得几乎疯狂。他已经等了十五年之久。凯瑞也已经几乎失望了。但正在他们快乐的时候,阴府的豺狼围住了克利希纳的家园,难为,诱吓,要阻止他们受浸。结果只有他一人勇敢站住,前来受浸。当日下午举行本格里话的晚餐。隔了二周,又有别位受浸归主,在北印度的工作就此展开。

  一八?一年三月五日,在擘饼的桌子上放着第一本本格里文新约,如同至圣的饼陈设在那里,是凯瑞七年半血汗的结晶。

  用我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

  到一八?一年,印度新设的大学院,聘请凯瑞作本格里文教授,他遂开始担任该学院的教职,长达卅年之久。在那里他有机会与印度学者接触,有许多语文专家都是他的助教。他最初的志愿不过是翻译本格里文和印度斯坦尼文的圣经,现在他的异象逐渐开广,他觉得有翻译十种基本印度方言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工作都要因此加重,然而只要合乎神的旨意,有祂的安排,他们就乐意劳苦。经过几个月的试验以后,他在一八?三年年底写信说:“给我们十五年的寿命,我们希望能翻译并印刷所有印度斯坦尼主要方言的圣经。我们已经定睛在这个目标上。但愿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成就这件事。”

  他的工作异常忙碌,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略见一、二:“一八?六年六月十二日,晨五时四十分至十时,读希伯来文圣经,祈祷,本格里语家庭礼拜,波斯文、印度斯坦尼文,早餐,梵文。十时至一时半大学院教学生。下午一时卅分至六时,午餐,校对本格里文‘以赛亚’,译梵文‘马太’。六至七时,用茶,坦路古文,美友来访。七至九时,准备英文讲道,并去主讲。九至十一时,修正本格里文‘以西结’,写信,读希腊文圣经。”

  一八二一年三月播道会的印刷所发生火警,全屋焚成数壁空墙,所焚去的稿件,无法计算其价值。凯瑞听见,心如冰凝,深感神的手在他身上沉重,几乎使他担当不了。他赶去含泪巡视火区。他说:“多年的劳苦在一夜中尽成泡影。神的道路何其难测!近来我尽力改善一切,不免有些自夸。今日主已使我降卑,叫我更单纯的仰望祂。”他写信给他侄子说:“这个打击十分惨重,恐怕我们要很久才能开始印刷圣经。我只愿安静,知道我的主是神,并在万事上顺服祂的旨意。祂能将灾祸化成祝福,甚至促进祂的利益,但是目前一切都是暗淡无光。”

  第二天晚上,他们聚集一同计算神的恩典。在十二年中问,拥有十一人的本格尔聚会已经扩成十一个会所,平均每处有卅余人。本地传道人共有二十位。在加尔各答的聚会,上年人数加倍,增至一百十人,而且福音的灵相当刚强。在他们的学校里共有三百五十位学生。此外街有往外布道的工作多起。这些都是火所烧不掉的。

  他们立刻着手恢复的工作。到年底,他们已富有各种东方字模。至明年四月,他们所印的语言已经超出大火以前的。

  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满意足

  晚年的时候,他是一个“快乐的老人”。他自己说,他的愿望几乎无一不曾完成。他的本格里文新约已经修正八次,旧约已经改正三次。他感觉他的工作已经完毕。当他步入死荫的幽谷之时,他已经疲倦得不能发生任何兴奋。他“既无狂欢,亦无惧怕”,心中坚定倚靠那位钉死而后得荣的救主。他吩咐人在他死后,墓碑上除了姓名和日期外,加刻“我是一个可怜无告的小虫,倒在主的慈臂中间。”此外不可加上什么。一八三四年六月九日日出之时,永久的门户向他开启,他就轻步走入。他在地的年日共七十有三岁,在印度工作四十年之久,将圣经译成印度三十几种语言。莫怪有人称道说:“凯瑞已经译尽印度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