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寻找神的同在

陶恕

  一、 为什么有的人用一种方法“寻找神”,而其他的人又不如此呢?为什么神向有些人显现,而让其他多数的人停留在不完全的基督徒生活经验中糊涂摸索呢?无疑的,神向所有的人所定的旨意是一样的。在神的家中,他没有特别宠爱的人。过去他曾经为他的儿女们做的,他现在也要为一切的儿女做。所不同的,不在于神,乃在于我们。

  我们随便举出一些伟大圣人,他们的生活和见证,为众人所共知的。我们随便提一提圣经中人物,或在圣经成典以后的著名圣徒。你会立刻想到那些圣徒彼此很不相同。有时他们之间的不同,会形成尖锐的对比。例如说摩西和以赛亚是多么不同;以利沙和大卫是多么的不相同;以如约翰和保罗;圣法兰西斯(St.Francis)和路德(Luther);芬尼(Finney)和多玛斯金碧士(Thomas Kempis),他们之间各自又是多么的不同。那些不同之点就如他们的种族、国籍、教育、性情、习惯以及个性,那么繁多。然而他们一生都走在一条属灵生活的大道,远胜于有共同生活的方式。

  他们之间的不同,只是偶然的,且在神的眼中被看为不关重要的事。但他们必须在某种最重要的关系上彼此是相同的,这到底是什么呢?

  二、 我大胆地说,他们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就是属灵的感受性。在他们里面有个地方向着天是敞开着,有个东西催迫他们趋向神。不用作任何深奥的说明,我只要简单地说他们有属灵的儆醒,而且他们一直在培养这种性质,直到它在他们生活中成为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和普通人所不同的,就是当他们觉得里面有渴慕的时候,他们就进行追求神。他们养成毕生在心灵中对于神有反应的习惯。他们没有违背那天上的异象。如同大卫很简单地说:“当你说你要寻求我的面;我的心就对你说,神阿!我要寻找你的面。”

  各人的生命中,一切长处都是出于神。这种属灵感受性的背后,乃是神。神的预定就在这里,即使是那些对神学理论没有特别留意的人,也觉得这是神的权柄。那位敬虔的米芝安其禄在他所写的短诗中,也承认这个事实:

  我心孤单无援,我灵贫乏可怜!
  就是这样,有何喂养滋润?
  唯有你是一切美善敬虔的根源,
  随着你的吩咐在何处生长显出活气,
  无人能寻见你真实的道路,
  父阿!求你指示,
  你要引领我们同行一路。

  这些话可以反映出一个伟大圣徒生活的深刻,与生命中重要的见证。

  三、 属灵的感受并不是简单的,而是相当的复杂,是由于灵魂深处有几种性质结合而成的。它是有亲切作用,有倾向、有交感,而且有渴慕的欲望在里面。因此我们可以培植它,它也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可以有或多或少,全看个人的情况而定。如多有操练就会使它增加,若是疏忽了就会把它摧毁。这自然是出于神的一种恩赐,但是人若要实际得到这种恩赐的益处,就必须如同其他的恩赐那样凭信心接受,并且注意培养。

  四、 现代福音派一种极可怕的堕落,就是由于忽视这方面工作的缘故。古时圣徒那样珍视培养灵性操练敬虔,在我们今天整个基督教生活中,都没有地位。一切都显得太迟慢、太平淡。我们现在都盼望有奇特动人快速而有戏剧性的动作。这世代用急促和机械方法产生出来的基督徒,总是太性急,对于当较迟慢和不太直接的方法去达到追求目标会觉得不耐烦。我们一直是用机械的方法促进神的关系。我们读读圣经,作简短的祷告之后,就匆忙的走了,我们想藉着到别处的聚会,或再去听一个由远方冒险传道归来的人,讲富有刺激性的故事来补救内心深处属灵生活的破产。

  这种属灵生活的悲惨结果,到处可以看见。肤浅的生活,空洞的宗教哲学,在传福音聚会中作无谓的计较,注重人的荣耀,信赖外表的活动,组织所谓宗教的团契,应用商人的手法,把人的作为误当作圣灵的能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患着属灵恶症的象徵,终至形成灵性生活中一种严重痼疾。

  五、 论到我们这一种严重的属灵病症,可以说不是那一个人能够单独的负其责,但也没有那一个人可以完全推卸责任。我们一切的人,直接和间接地对这种可悲结果都有一份责任。我们的眼太瞎,以致看不清楚,我们太胆怯,因为我们自满自足,以致一般人所认为已经满意的我们便领受,也不希望再求更多更好的供应。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我们彼此接受别人的概念,摹仿别人的生活,把别人的经验当作自己的模范,于是整个时代的属灵空气趋下流。现在我们是到了一个又荒又枯乾的低沉地步,而更可怕的就是我们把圣经硬和我们空洞的生活经验连成一起,于是把这种可怜的境地就当作神所赐福的青草地。

  六、 我们要脱离这一时代的捆绑,走入圣经的途径,必须有坚强的决心,与更大的勇气。然而这不是不可能的事。在以往的时代,圣徒时常被迫出此一举。历史已经记载好多次,伟大的复原运动,由圣法兰西斯、路德马丁,或乔治福克斯,这些人领导起来的。不幸在今天的世界上,好像还没有路德或福克斯一流的人被兴起来。是否在基督再来之前还有另外一种复原运动被兴起,这问题,所有的基督徒的见解不会完全一样,不过对于今天的我们,似乎还不是最重要的事。

  我不想知道,神凭着他那统管万有的权柄,要在这世界上兴起什么事,但是神对于普通寻求他面的儿女如何,这是我所知道,也能够告诉人的事。任何一个人只要以诚实的心灵归向神,只要开始操练敬虔的生活,只要藉信靠顺服和谦卑的态度发展属灵的感受性,结果他所得到的,必定超过他在贫乏软弱中所盼望的任何福份与喜乐。

  七、 任何一个人只要悔改并且诚实地归向神,就会冲破他被拘束的生活模型,并且照着他属灵的地步进入圣经的真理,他就会因他所得着的而感到莫大的喜乐。

  我们再说:神的存在乃是一个事实。整个宇宙因他的生命而活着。这一位神不是生疏的或外来的神,乃是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亲爱父亲,而主耶稣基督的爱在这几千年来遮盖着人类的罪。我们的主常叫我们注意他,他自己向我们显现,他常愿意与我们有交通。如果我们肯对他的感动有反应的话,在我们里面就有一种能使我们认识他(这在我们就叫做寻求神)!我们属灵的感受可以藉着信心、爱心的行为,使我们对于他的认识渐渐增多。

  祷告:

  父神阿!我的心,被看得见的世界占据太多了,我要向你悔改这样的罪,这世界与我的关系实在太深。使我竟不知道你就在我面前。我看不见你存在。求你明亮我的眼目,使我能看见你就在我的里面,在我的身旁。奉主的名祈求。阿们!

  摘自:渴慕神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