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大卫.麦因泰生平

法兰西斯.大卫森(Pro. Francis Davison)

  给本版的《隐藏的祈祷生活》加一个简短的前言是合宜的,因为该书圣徒般的作者已经在主里得到了他的冠冕。

  大卫麦因泰(David Martin M扞ntyre)是个祷告的人。他生活在神的同在中。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他是如此的属天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话,那也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他是一个现实中的神秘人物。如同摩西,他登山与神交通,脸皮发光,也带着极大的能力成为会众杰出的领袖。

  他的出生及重生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牧师的儿子。除此之外,他还写了许多其他的书。麦因泰于1859年生于安格士(Angus)的莫尼开(Monikie)。他自己如此描述他的早年生活:“我生长于一个基督徒家庭,是一个知书达理也无大过可言的普通小孩。我没有‘折断上帝的膀臂’,但我的心中却常常痛苦的意识到我并没有进入到神爱的国度。”

  不久,他就开始寻求神,到后来却发现是神在寻找他。但同时他寻找的目标离他并不远,因为不久以后一句熟悉的经文就像一道亮光临到他:“相信主耶稣,你就必得救。”一个小孩柔软的心就这样毫无反悔地降服于神。“没有一丝迟疑,我的灵魂马上安息于基督并充满了平安。在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怀疑过我的主已代我死,虽然在外表上没有多少变化,但内心的改变是巨大的。现在我开始以神我的救主为乐,也从未失去过那时刻所带给我的安慰。虽然一想到我使救主失望伤心的时候我会哀痛,但几乎在我的一生中,神一直是我的喜乐。我也相信,我将带着那像春天般的爱火来迎接那永恒的夏天。”

  他的早年生活

  他的学术生涯以爱丁堡(Edinburgh)为中心。当他还是一个学生时,他就应邀到赖斯(Leith)的圣约翰教会作传道。该教会的主任牧师勒曼博士(Dr. Kelman)是爱登伯革圣乔治教会著名传道人的父亲。之后,他在丹迪(Dundee),维莱斯顿(Willesdon),和伦敦的朱瑞兰(Drury Lane)等地有短暂的服侍。最后,他被委任负责伦敦肯撒赖(Kensal Rise)大学园(College Park)的美国长老宗扩展教会。两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这位充满求知欲的学生重新回到了爱丁堡去完成他的神学课程。当他还在爱丁堡上学时,美国长老宗把大学园提升为一个独立的教区。当时,会众邀请他,这原不是这位牧师执照拥有者的理想,他的梦想是乡村教区。但是他的前途就这样命定了。他深深地被该教会代表团的致诚邀请所感动:“我们是一群心被上帝的爱所触摸的人。”就这样,麦因泰在英国伦敦的大学园开始了服侍生涯并于1886年被按立。

  他的服侍

  他在伦敦服侍了整整五年。1891年,他被邀请去与当时正处巅峰时期的安德列伯纳(Andrew Bonar)的同工并成为他的后继人。菲尼斯顿(Finnieston)教会是宣教的中心。因为麦因泰对宣教深有负担,所以这位学徒传道人大胆地接受了这个邀请。这完全是出于那位全知神的供应,出于那位他毫无保留地献上一生的神在他心中的神圣的感动。因伯纳的过世,他们之间的同工只持续了十五个月时间。然而生命的传递却不是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这位年轻传道人的心灵和意念都深深被影响着。随后,他成为这一群独特会众的主要牧人,并尝试去效法他至爱同工的神圣脚踪。

  伯纳过世两年后,麦因泰与伯纳的三女儿珍妮(Jane bonar)结婚。这是一个幸福的结合。在他禧年庆典中,麦因泰在珍妮在场时对大家致词道:“她(珍妮)对我如同上帝的天使。”珍妮在麦因泰过世后还继续活了两年。

  作为菲尼斯顿的主要牧师,麦因泰逐步成为一位有自己理想特色的牧师。他不是一个即兴的演说家或明星。事实上,他从未为此奋斗过。他注重灵修式讲解上帝的道。他的泉源总是新鲜和深刻的。他的讲道属安静型,有时甚至用平稳语调,但他灵魂,思想里所带出来的至诚却是显而易见的。当许多的演说式传道人失败时,他却能在讲道中将他的矛射中要害。神大大地祝福了麦因泰在菲尼斯顿的服侍。他在那里的服侍从1891年持续到1914年由他所喜爱的威廉辛普(William Simpson)接续他为止。

  格拉斯哥圣经训练学院校长

  1913年,当麦因泰还在菲尼斯顿当牧师时,他接到了格拉斯哥(Glasgow)教务主任的邀请,让他接替离任的约翰安德生(John Anderson)出任校长职位。由于一身不能两地兼顾,麦因泰于1915年同意成为菲尼斯顿的荣誉牧师,而把他大部分的精力用来训练那些准备到国内外宣教的神学生。他的工作很有果效。在他当校长的任期内,有超过一千名学生毕业,且绝大部分踏上了国外宣教的道路。

  我认识麦因泰起始于我接替他安排教学任务的前五年。当时他邀请我成为圣经和系统神学的客座讲师。他是个出色的领袖。他留给同工的印像是他对于别人的帮助总是深表感激。他从来不会让别人感到他们欠他什么。他喜欢在十一点喝一杯茶。在我上课之日,他会邀请我与他一起饮茶。那时,他那安静中的幽默流露无疑。他对所有的人都充满同情,经常可以听到他说:“真对不起!”他的学生都敬爱他,他也以一个父亲的心肠来关心他们。或许他会把他们宠坏了,但每个人都无不敬仰他那极度的慷慨,甚至为他辩护。

  他的禧年

  1936年,在麦因泰服侍主整整五十年时,为他预备的禧年庆典在菲尼斯顿教会举行。这是一个盛会。整个会场洋溢着喜庆和感恩的气氛。他的朋友从各地前来庆贺他所当得得荣耀。尊贵的麦客莱伯爵(Lord Maclay)代表在场和不在场的全体会众送给麦因泰一张面值500英镑的支票。会友也送他一块雕着体面,镀金的横匾,上面写道:“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你的服侍果效已经超乎你所爱的菲尼斯顿。你被教会公认是上帝所赞许的传道人,熟黯神深奥事的学者和神学家,神百姓中祷告的推动者,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为了表彰你杰出的贡献,格拉斯哥参议院以骄傲和感激的心授予你道学博士学位。”

  当晚,麦因泰还收到了许多类似的赞赏。作为回报,这位谦卑的领受者做了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演说,这充分展现了他的生命和品性。他并没有因他人的赞赏而自我陶醉。他的结束语更是让人心动:“我的服侍现今必须接近终点。我已经进入了靠近王领土的边缘,在那里本仁约翰告诉我们是新郎和新娘差异常常被更新的地方。这是一个白白的恩典之约,不是因为我所行的义,而完全是因祂的怜悯拯救了我们。我安息于祂自己的话和祂已成全的工作。”

  麦因泰其人

  来呼召他的天使已经靠近了,麦因泰显得异常的憔悴,并有几次严重的支气管炎发作,但他仍然用尽全力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希望自己在工作中死去。麦因泰于1938年3月8日过世。

  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那苍白的身躯被激动起来是当他被要求放下他手中所有的工作时,他请求他们再三考虑他的退休计划。他与工作紧紧地连在一起,一个永不止息的奋斗战士或许正是他一生最大的写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总是提醒他人要小心注意休息。

  圣经是他的教区。他以他的敬虔和学者的热忱在其上耕耘。他注重细节,擅长分析更胜于归纳。他有敏锐的属灵洞察力和无以伦比的分析能力。然而他不擅长于交际,也不是一个生意人。这不是他的缺陷,因他的价值远在属世事物之外。

  虽然他是一个忠心的牧师,但他不是一个神职人员。他是个无畏的神学家,坚定不移地支持他的基要福音派。但他也不是反对启蒙主义者。在教义上,他是个渐近式的保守人士。他的神学不从属任何宗派。他最擅长新约概论。最明显不过的是,麦因泰是个祷告的人。他与神同行同谈。他是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广泛的读者,一个藏书爱好者。他对圣经和灵修文学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除了他那广泛的书信外,麦因泰的名字也因他数不清的书籍而活在人的心中,他那神秘的思想也激励着成千上万感恩的读者。

  《隐藏的祈祷生活》前言

  本书谨献给尊敬的安德列伯纳博士【编者注:伯纳为《捣出的油──敬虔使徒麦其尼》一书作者,橄榄书房出版】,和那些与他一道热心服侍主的同工。已成为基督文学经典之作的《伯纳日记》可能是我们所拥有关乎他个人祷告最好的文稿。原本用来纪念伯纳生平的该书已经成为用来记录和见证他祷告生活的最好工具。

  1856年12月4日,伯纳正式就职格拉斯哥菲尼斯顿教会。就在当晚他重新申明了祷告的价值:“主在我里面充满了渴望,让我感到单独与祂同在的时间必须要与外面服侍众圣徒的时间一样多。”

  几个月后他写道:“这十几天我在祷告中有拦阻,以至于在服侍上感到软弱。我必须藉主赐的力量回到一天至少三个小时祷告和默想神的话。”

  在他服侍满一周年时他写道:“明天我准备花大部分的时间在教会里祷告。主啊,帮助我。”后来我们发现他每个月分别一整天出来禁食祷告。但他的敬虔远不止这些。以下的文字表明了这点:“我当晚为我自己对教区的冷漠而深深伤痛。他们正走向灭亡,他们正走向灭亡!但他们却不觉察。我警醒躺卧,反复思想,忧伤中向神呼求。”

  另外,他观察到:“我不应以今天做了多少有用的事,而当以我有多少时间用信心祷告,抓住神来衡量这一天。”在另外一处他写道:“祷告应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它也应穿插在任何为主做的工上。在这个不间断的职事上,哪怕是忙碌于对的事情,撒但总想找机会来拦阻祷告。”他引用弗拉维(Flavel)的话说:“魔鬼意识到我们一小时与神的亲近,用心灵与上帝的交通足可以推倒它多年来建起来的营垒。”他加上自己的经历说:“撒但如同凤头麦鸡藉不时提醒我要做这事做那事来引我离开正事,那就是与神的祷告交通。所以这天黄金时间就这样流失,错失了‘祷告和变像’的时刻。”

  节期假日对他是个祷告的良机。他写道:“我明白主教导我们在乡间停留与花时间等候神同样重要。”在乘船去美国参加北园大会和在返回途中,他每天在船上祷告好几个小时。他常去木岛退修。他写道:“在这个安静的小岛上,我所能发现的最好的就是祷告。”

  他不时回顾他的服侍。在众多懊悔中,他常深深地哀痛不能利用每个祷告的机会:“我的心在神面前沉重,我不能像以巴弗那样‘在祷告中摔跤’(西四12)。有一个失败处处提醒我‘你没有奉我的名祈求’(约十六24),缺乏恰当方式和足够时间的祷告。过去几天有一种压倒性的感觉──忽视祷告的罪。要是我能多祷告。哦,要是我能多百倍的祷告该有多好。”

  伯纳最亲密的服侍同工要数罗伯特慕雷麦其尼(Robert Murray M扖heyne)。他专心祷告是家喻户晓的。哈密顿博士(Dr. James Hamilton)如此描写他:“他投身于祷告正如他所爱的主,他经常天未亮就起床,以诗篇,颂词,和灵修式研读神的话到神面前。他用祷告伴随他的走路,乘车,和行程。他所最喜爱的莫过于找个安静的地方祷告。隐弗苟瑞(Invergowrie)那废弃的小教堂,还有丹迪附近许多隔离的地方都是他所最爱用来与主甜蜜交通的地方。”

  就我们所知,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专心和注重祷告,也很少有人像他如此自我厌弃而又热爱认罪。现在“我的仆人摩西死了。”可能对他的弟兄,他的百姓,和这块土地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去了他的代祷了。

  在他临死前的几个月,麦其尼草拟了一些《暗室祷告的反思》。他说:“我应该把一天最好的时间用来与神交通,这是我最崇高也是最有果效的服侍。它不应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篇关乎个人反应的文章显然未完成。他的传记补充道:“现在他知道了他所被知的事了。”

  斯托特博士(Dr. Moody Stuart)是所锺爱的朋友。在他的传记中如此描述:“斯托特博士主要是个祷告的人,他不间断地祷告。他常常祷告,在灵里祈祷和代求,警醒并持之以恒。对他来说没有一件事是太小以至他不能向他的主祷告,或是太大以至他无法奉耶稣的名,祷告是他的第二天性。”

  他自己的见证是:“我每一天无不朝见主的容美,和被主的恩典所更新。对于大多数的日子,在大部分的时间与我主同在。主每天给我新的亮光让我看到祂爱的深和广,还有灵里对罪的忧伤和痛悔。在其中我感到平安和安息。”根据他自己的实践,他对他人的原则性的劝告是:1.祷告到你真正在祷告。2.祷告到你意识到它蒙垂听。3.祷告到你得到答案。

  桑莫维博士(Dr. Somerville)是另一同负一轭的战友。他为自己的会众所做的就是:独自去教堂在教会长椅上宣读每个会员的名字,在祷告中把他们交托给主。当宣教的饥渴抓住他的心时,他打开地图为每个国家,种族,人种,和方言的人民祷告。在他们教会会众的座位上,他勉励他们要有更火热更有信心的祷告:“最伟大,最成功的基督的仆人可把他们所做的功效归为两类‘我们要以祈祷和传道为念’。我们何不把一天的十二个小时分为六小时祷告福音的传播和六小时传讲神的话?如果每个基督的仆人都这样,岂能预料将会对当今的世界造成何等大的影响?”

  有人如此说到另一位战友威廉奔斯(William Burns):“他的一生是祷告的一生,他所有的服侍就是在施恩座前的争战。”在他服侍的早期他如此评论:“就我看,当今许多基督徒,很悲哀的也包括我在内,生活中最大,最基本的错误就是花太少太短的时间退休下来与慈爱的天父和祂亲爱的儿子主耶稣相交。”他坚定此信念。他花整天,有时是整晚的时间在神面前哀声祷告:“哦,每周有一整天的时间是在他隐密的同在中该有多好。”开尔撒斯觉醒前的几个礼拜,如同他的兄弟告诉我们的,“他充满了祷告,除了祷告外概不关心。白天,不管是独处还是与他人在一起,他最大的喜乐就是祷告。晚上,人常可听见他大声的祷告。”他所寻求的神必会忽然临到他的圣所。

  一并致谢博斯(Perth)的约翰米伦(Milne),丹迪的派克米勒(Patrick Miller),克力莫(Kirriemuir)的但以理科密克(Daniel Cormick),伯纳的兄弟们,伦敦的哈密顿(James Halmiton),阿伯内(Abernyte)的维尔顺(Joseph Wilson),以及他们的朋友和夥伴们。让我再提最后一位,就是德莱顿(Dirleton)的希威森(William Hewitson)。伯纳说:“希威森有一件事深深冲击我,他看上去是毫不间断的与神交通。当我与他同在时,我常感到我是与一位每时刻都被浇灌好的葡萄树在一起。以至于他可以说:‘我与耶稣比世上的朋友更熟悉。’”

  描写暗室祷告生活的书很多,但我看还是留有空间给此书来持续地呼吁神的百姓从生活的每个层面来经历他。此书并不是用来解释与神交通以及天国的奥秘。这里所提供的只是神的百姓们对于祷告操练的一点心得。伟大的本格(Bengel)说,如果他希望与真正的基督徒在一点上有最亲密的交通的话,那就是学习他们是如何操练在暗室里与神的交通。

  主啊!帮助我们祷告!